在用於製造晶片和精密零件的高速雷射設備中,一個看似普通的花崗岩基座,其實是規避隱患的關鍵。它究竟能解決哪些隱形的「精密殺手」?今天,我們一起來看看。
一、擊退「搖晃幽靈」:告別震動幹擾
在高速雷射切割時,雷射頭每秒移動數百次,即使是最輕微的振動也會使切割邊緣變得粗糙。鋼製底座就像一個“放大的音響系統”,將設備運行和外部車輛駛過帶來的振動放大。花崗岩底座的密度高達3100kg/m³,其內部結構如同「鋼筋混凝土」般緻密,能夠吸收90%以上的振動能量。某光電企業實際測量發現,換用花崗岩底座後,切割的矽片邊緣粗糙度由Ra1.2μm降至0.5μm,精度提高了50%以上。
二、抵禦「熱變形陷阱」:溫度不再作祟
雷射加工過程中,設備產生的熱量會導致基體膨脹變形。常見金屬材料的熱膨脹係數是花崗岩的兩倍,溫度每升高10℃,金屬基體就可能變形12μm,相當於人類頭髮絲直徑的五分之一!而花崗岩的熱膨脹係數極低,即使長時間工作,變形也能控制在5μm以內。這相當於給設備穿上了一件“恆溫鎧甲”,確保雷射聚焦始終精準無誤。
三、避免「磨損危機」:延長設備使用壽命
高速移動的雷射頭頻繁接觸機台底座,劣質材料會像砂紙一樣磨損。花崗岩的莫氏硬度為6到7,比鋼材更耐磨,正常使用10年後,表面磨損量小於1μm。而有些金屬底座則需要每2到3年更換一次。某半導體廠的統計資料顯示,使用花崗岩機台底座後,每年可減少設備維護成本30萬元。
四、杜絕「安裝隱憂」:精準一步完成
傳統機座加工精度有限,安裝孔位誤差可達±0.02mm,導致設備零件無法有效匹配。 ZHHIMG®花崗岩基座採用五軸CNC加工,孔位精度可達±0.01mm。結合CAD/CAM預製設計,安裝時如同樂高積木般完美貼合。某研究機構使用後,設備調試時間由3天縮短至8小時。
發佈時間:2025年6月19日